《红楼梦之金玉良缘》研讨会 专家共议谈改编争议

网讯 8月6日,由胡玫导演的电影《红楼梦之金玉良缘》在京举行了专家观摩研讨会。多位专家观看了影片,并围绕影片的选角、改编角度、影像表达等多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当天,电影《红楼梦之金玉良缘》的导演胡玫和负责影片发行的博纳影业集团董事长于冬也出席了研讨会。胡玫透露,《红楼梦之金玉良缘》剧本筹备创作长达十年,拍摄完成后也因为种种原因,搬上大银幕的计划一再生变,可以说是历经坎坷,最终还是博纳“雪中送炭”,接下了影片发行的重任,才使得这部影片有机会在2024年的暑期跟观众见面,“我以为创作就已经很艰难了,现在才知道,发行面临的局面远比创作要艰难。”

于冬坦言:“我们在这个项目上介入得比较晚,一是敬佩胡玫导演的勇气,希望能帮胡玫导演完成这个心愿;二来也是希望这部电影能成为大家去探寻古典名著的一把钥匙,我们也会全力协助胡玫导演做好影片的发行工作,为宣传古典名著贡献一些力量。”

谈改编争议:百分之百的“忠于原著”是不存在的

对于古典名著的改编一向争议颇大,尤其是《红楼梦》这部“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每一次影视化都会伴随着激烈争吵。有人认为:“原著已经如此完美,不忠实还原就是魔改!”也有人认为:“电影有电影的语言,若完全按原著拍,那还叫什么改编?”

研讨会一开始,仲呈祥就围绕“忠于原著”这一点提出了疑问:“何为忠于原著?百分之百意义上的忠于原著是根本不存在的。小说和电影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从小说到电影是一个从文学思维到视听思维的转换,也是一个审美创造的过程,载体不同,呈现角度和表现形式也因此不同。”他还引用著名文学家何其芳先生的话来加以证明:“从小说到电影,绝不能够当翻译家,要当全新的创作者,真正的创作者!”

赵卫防提到,《红楼梦》的文学成就是毋庸置疑的,而影视作品主要的特点是视听语言,用视听的方式确实很难完整地表现出原著的文学优势,自然也不能用文学的要求来对影视提出要求。所以,将文学作品影视化,尤其是对《红楼梦》这样一部古典名著进行影视改编,在文学性的表达上势必会“打折”,这也是外界一直以来对《红楼梦》影视化存在争议的事实所在。但与此同时,影片用了大量的移动镜头和特效来呈现《红楼梦》中的诸多名场面,带领观众“入梦”,“这也是影像的优势,是无法用文字表现来完成的。”

谭政提到,《红楼梦》第一次影像化是1924年梅兰芳主演的黑白无声电影《黛玉葬花》,亦是由小说到戏曲再到电影的一次改编,跟2024年即将上映的《红楼梦之金玉良缘》正好隔了100年。“《红楼梦之金玉良缘》是百年《红楼梦》影视改编的一个新的高度,是一个代表之作。”王海平也认为电影是对原著一次成功的改编:“通过爱情这个线索,折射出社会的矛盾和冲突,这是艺术的高明之处,我认为这次改编值得庆贺。”

谈人物选角:既要贴合时代审美,又不能过于迎合

高小立认为,经典名著改编是否成功,取决于人物刻画的高度,人物的高度就是艺术的高度,所以在电影改编上也往往立足于人物,通过揭示人性和展示时代与人物的勾连来实现“经典再创作”的深刻性,而这也是经典改编的难点所在。

“在没有87版之前,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红楼梦》,87版出现后,后来的人每次提到《红楼梦》都只有一个标准。那一版电视剧把观众对《红楼梦》的想象定格了。加上观众一直以来对于林黛玉、薛宝钗、贾宝玉和王熙凤这些经典角色都会根据自身的喜好与审美来做出一些肯定或否定的选择,这也是众口难调的现实。所以经典文学名著影视化,一方面要贴合时代审美,一方面也不能过于迎合时代、迎合观众,否则就有违文艺本质。”高小立同时也对电影版选角表示了肯定:“我觉得包括贾宝玉在内的几位演员选得都特别好,胡玫这部影片是与时俱进的。”

李道新也认为,对《红楼梦》选角的认知不可能永远停留在87版上,“我们需要有新的面孔,这版电影中‘宝黛’的演员已经超出了我对他们的想象,也超出了我对他们的喜欢和理解,这就是我所认可的新的面孔,非常好。”

谈电影呈现:不容易,不违和,不得了

作为研讨会主持人的张卫认为,影片中一众年轻演员对《红楼梦》中人物的塑造神似原著,也让书中人的青春生命得以鲜活呈现;而卢燕、张光北、丁嘉丽、杨童舒、罗海琼等一众资深演员也贡献了精湛的表演:“演员以最大限度完成了角色,故事的取舍也凸显出宝黛的生死爱情,影像语言更是重现了小说的内涵精髓,电影可以称得上是《红楼梦》百年改编史的一个里程碑。”

说到影片的片名,刘琼表示,电影片名之所以提到“金玉良缘”绝非否定木石前盟,而是向所有人提出了一个疑问:为何木石前盟不敌金玉良缘?“宝黛的爱情为何被摧毁,被谁摧毁,原著中曹雪芹想要表达的也是,这样纯洁的人和爱情最终被这个无情的社会和人间给摧毁,木石前盟也成了悲剧。这是胡玫导演对于原著的忠实呈现。”

张颐武认为,胡玫这次翻拍成功做到了“三不”:不容易,不违和,不得了。“不是在照搬原著,而是跟原著对话,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又有创造,用两个小时的时间把故事撑起来,是非常了不起的。”而说到电影中对“贾贪林财”的解读,张颐武认为“很有趣也很大胆”:“胡导演把这个戏剧化了,很大胆,而且真的是每一句都有来历。”

胡建礼提到,外界一直以来存在“《红楼梦》到底该不该改编”的争议:“我的答案是肯定该碰,而且这几十年来碰得还是太少了,距离上次《红楼梦》搬上大银幕有20多年了,投资方和创作者都需要有这样的勇气。”李凯文也表示,愿意助力影片走出去,也助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我很有信心,也期待胡玫导演这部电影能够在国际影响上做得更大。”

谈受众人群:有强烈的青春感,适合年轻人观看

胡智锋对于电影是“新时代胡玫导演推出的青春版《红楼梦》”的说法表示同意:“第一,它挖掘了《红楼梦》里边最具青春气质的重要元素,比如说对自由的追求、对真善美的追求,以及把爱与美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都带有强烈的青春气质和特色;第二,它贴近今年年轻人的审美感受;第三就是胡玫导演自带的‘飒’,这也是一种青春感。”

康伟认为《红楼梦之金玉良缘》是一部具有很强现实性的电影,甚至可以成为接通青少年学生群体的“媒介”:“因为每年高考基本上都会有关于《红楼梦》的考题,为了让年轻学生群体理解《红楼梦》的故事,胡玫导演做了很多功课,把《红楼梦》由‘厚’拍‘薄’,再让观众从‘薄’中感受厚度。”

徐芳依也同意,中国传统文化在每个时代都要有全新的解读,而今天的年轻人更有必要看到像《红楼梦之金玉良缘》这样的电影。“在短视频、游戏、直播全面占据年轻人时间的今天,电影依然是他们会去接触和感受的艺术形式,也是重要的文本和学习方式,所以各界都有必要为这样一部既有艺术性又有电影性的作品保驾护航。”

左衡提到,其实今天对《红楼梦》感兴趣的年轻人并不在少数,只不过有很大一部分不是对全篇感兴趣,而是对某个人物、某个片段或者某种意象感兴趣。“文化传播本身就是一个教育的过程,电影或许是‘一家之言’,但如果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完成对这个‘一家之言’的再次解读、阐释以及传播、再生产,就会完成一次全新的教育推广,这不是过去那种理学式的教育,而是像贾宝玉、林黛玉一样,用非常青春的方式把它撒播到今天的文学大观园里边去。”

 分享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主题颜色

    • 橘色
    • 绿色
    • 蓝色
    • 粉色
    • 红色
    • 金色
  • 扫码用手机访问

本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本站不存储、不制作任何视频,不承担任何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健康性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若本站收录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附说明联系邮箱(把#换成@),本站将第一时间处理。

This site only provides web page services. This site does not store or produce any videos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legal disputes or liabilities arising from the legality and healthiness of the content.

If the content on this site infringes on your rights, please contact the email (replace # with @) with a description of the infringement. The site will handle the issue as soon as possible.

© 2024 www.trjvod.com  E-Mail:  

观看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