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话的爱》研讨会 专家盛赞90后导演创作力

网讯 4月18日,电影《不说话的爱》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主创团队、专家学者及多家媒体代表到场参会,共同围绕电影《不说话的爱》的创投理念、艺术手法与现实意义等方面,探讨电影的市场价值和创作新思路。

电影《不说话的爱》改编自导演沙漠此前在综艺节目上创作的同名短片,他和编剧付丹迪在此基础上创作出了这部长篇作品。该片更是两人继《我想和你在一起》后的第二次合作。

令现场不少专家惊喜的是,两位均是90后创作者。谈到这次创作中如何平衡听人和聋人之间的感受,导演沙漠以电影中的台词“聋人在见到你的第一眼就会对你微笑”为点,“精准还原了我对聋人群体的真实感受。这也让我更加坚定了拍这部电影的意义,我希望借影片展现人的尊严,以及构建平等社会的重要性。”

编剧付丹迪坦言创作过程中,因为和导演主创经历了近三年的采风,并通过上手语课,“才给我创作的底气。”在创作中,做到不曲解、不俯视,更不奇观化聋人的生活。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李道新高度肯定了影片的公益性,“我觉得影片的公益性强于故事性和娱乐性。不仅不仅能够通过编导的诚意呈现出来,而且还能够产生这么高的影响力。”同时,他从角色的反转、剧作首尾呼应和片尾字幕的诚意在内三点要素,探讨了影片在市场上成功的关键。

导演、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教授侯克明则从中国影史过往成功的案例上来总结,“这种真善美的东西一定融入血液,拿出能给社会带来正能量的东西来推动市场,这一点特别值得我们来研究,希望这代年轻导演继续在这个方向上努力,这样中国电影才有前途。”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常务副会长、研究员张卫则对两位90后创作者在创新和传承上表示了看法,“影片让我们看到了聋人的心理世界,看到了他们见人先笑的善良本性,呼吁公众社会关爱聋人。要求所有人平等,聋人世界和听人世界的平等,普通人和残障人的平视,这种是很现代性的一种观念,他们在主题的把握上,传统和现代都具有了。”

而中国电影导演协会秘书长王红卫则从原创剧本的角度,表达了沙漠在创作上的特殊意义,“选择市场化的道路,其实给青年导演带来的困难很大,沙漠导演扛住了这个挑战,其实才是真正的中国电影未来,无论是导演力量,还是高质量影片的产量,这才是最需要的人才。”

 分享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主题颜色

    • 橘色
    • 绿色
    • 蓝色
    • 粉色
    • 红色
    • 金色
  • 扫码用手机访问

本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本站不存储、不制作任何视频,不承担任何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健康性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若本站收录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附说明联系邮箱(把#换成@),本站将第一时间处理。

This site only provides web page services. This site does not store or produce any videos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legal disputes or liabilities arising from the legality and healthiness of the content.

If the content on this site infringes on your rights, please contact the email (replace # with @) with a description of the infringement. The site will handle the issue as soon as possible.

© 2025 www.trjvod.com  E-Mail:  

观看记录